教育系统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贯彻区、市文件精神,按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会议要求,加大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努力为广大青少年学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及时安排部署,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
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多次召开预防青少年学生预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传达区、市、县文件、会议精神,明确预防青少年学生溺水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及时调整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突出抓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切实做好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把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作为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工作要求,细化预防措施,夯实工作责任。
二、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扎实开展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
全县紧紧围绕防溺水“六不准”“四知道”(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知去向、知玩伴、知内容、知归时)内容,通过发放告家长书、防溺水小卡片等措施,7月全县各中小学开展预防溺水大家访活动,扎实开展防溺水专题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三、扎实推进“五个一”活动。
(一)是要求每一所学校门口、操场等明显位置悬挂一幅防溺水安全警示标语,营造重视、做好安全工作气氛。
(二)是给学生上一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放学集队等途径,有计划、系统、反复地对师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把溺水事故作为典型案例向学生深入剖析,向学生传授以“六不准”为主要内容的防溺水知识,教会学生避险、自护、自救、求救常识,增强学生防溺水意识。教育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不要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并立即寻求帮助。
(三)是向每位学生发放一张防溺水安全提示卡。各学校特别是地处河流、湖泊周边、多水域地区的学校,把防溺水提示、知识和要求制作成一张提示卡片,发放到每一名学生手中,随身携带,时刻提醒学生防溺水安全。
(四)是每所学校开辟了一块防溺水宣传专栏。利用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开辟一块防溺水宣传专栏,多方位、多渠道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
(五)是各校按照教育部“防溺水安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内容和格式,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防溺水公开信,确保发放到每一名中小学生家长手中,确保家长填写回执,并留存待查。同时与家长签订防溺水责任书,通过手机短信、校讯通、微信等方式,开展家校联系,向学生家长宣传典型事例和防溺水知识,告知家长尽好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提醒家长在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等青少年学生离校期间加强对孩子教育、看护和监管,并留存工作记录。
四、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和巡河护河行动。
各乡镇对辖区内水域的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在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设立防溺水警示标志、宣传横幅,对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危险地段增添救生器材,设立醒目的防溺水警示标志,各乡镇、县直单位对相关的水域进行巡查,政府办、教育局、海事局、农村农业局联合组织巡河活动。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上级提出的要求和既定的工作部署,针对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青少年学生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