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公安调研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县公安经侦工作调研报告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_____年监督工作安排,内司工委在王国祥副主任的带领下,于3月上旬组织由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代表组成的调研组深入一线就xx县公安经侦工作情况展开调研。调研组采取走访、座谈、查看资料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取得了翔实的资料。调研组认为,xx县公安经侦大队自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紧紧围绕打击整治发票违法犯罪、打击银行卡犯罪的天网行动、打击假币犯罪、打击制售假冒商品的亮剑行动、打击非法传销专项行动、破案大会战等专项工作,充分履行打击、服务、参谋三大职能,以侦查破案为重点,以情报信息和基础建设为支撑,全面加强经侦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严厉打击与严密防范各类经济犯罪,为稳定我县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建设五个东乡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侦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xx县公安经侦大队在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全力打击经济犯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
(一)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
xx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于2001年成立,现有民警16人,其中大队长、教导员各1名,副大队长 3名,大队下设3个中队和1个办公室。大队牢固树立抓执法就是抓业务,抓执法就是抓队伍,抓执法就是抓形象的理念,通过规范执法主体、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及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全面推进经侦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
1、强化教育培训,规范执法主体。经侦大队针对人员偏少、队伍逐渐老龄化、执法能力不强等问题,将规范执法主体的工作着力点放在长效教育培训的落实上,努力通过提高民警自身执法能力和水平来提高民警执法原动力,弥补队伍状况存在的不足。一是通过科学培训丰富民警法律、经济知识;二是依托兼职法制员制度以点带面提高民警办案水平;三是实施法制追踪跟进制度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
2、完善和落实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结合执法工作实际,明确执法办案程序,将民警的执法行为置于严格的程序规范之下,保证了民警执法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一是进一步规范执法操作环节。对原有的接处警、涉案财物、证明出具等工作规范,进行全面的梳理,进一步加以落实和细化。同时,针对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其他一些执法环节,如取保候审案件办理等加紧研究,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执法标准。二是建立典型个案的跟踪指导制度。经侦大队主动请求县局法制室对在侦在办的典型或重大案件进行的事前、事中指导,以确保各类案件的办理程序规范、实体恰当和及时处理。三是规范涉案财务管理制度。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经侦大队制定了《涉案财物管理规范》,对嫌疑人财物扣押的适用范围、扣押流程、保管要求、返还手续等多个环节逐一做出严格规定,从源头上杜绝了办案民警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四是将执法质量列为重中之重。经侦大队始终把保证执法质量置于执法工作的首位,切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规范操作,不留疑问,不出差错,努力把每起案件都办成精品铁案,严格按照执法过错追究程序,开展执法过错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究,实行一票否决制。
3、强化执法监督,堵塞执法漏洞。一是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评体系。通过增设 五个率(个案报送评判率、个案报送复核率、个案初审问题发现率、发现问题整改率、单位重点问题出现率)考核,强化个案质量监督。二是进一步深化执法办案责任。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经侦大队进一步明确了案件主办人、兼职法制员、队领导执法办案责任人的执法权限和执法责任,形成了职权清晰、责任到人、量质并重、奖惩分明的执法工作新格局。三是进一步做好警务公开工作。通过互联网、报刊等新闻媒介,以及设置公示栏和印发 警民联系卡、案件回访单等形式,向社会公开经济犯罪侦查执法办案依据、程序等内容,切实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
4、增加执法科技含量,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行案件电子化工作。强力推行网上办案,加强执法办案的网上制作笔录、网上呈报、网上审核审批和网上监督,做到以信息化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二是加强经侦信息系统使用。继续强化网上信息系统的使用,严格按照网上执法、网上信息录入的要求,确保每人熟练运用。
(二)打击经济犯罪情况
xx县公安经侦大队紧紧围绕中共中央稳增长、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严格执行县公安局从严从快打击制度,办理了一批大案要案,有力地维护了我县经济秩序。2022年以来共受理案件145起,立案114起,破案10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51人,打击处理38人,挽回经济损失3714万元,抓获网上逃犯32名。仅2022年,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线索54起,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7起,破案 45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32名,挽回经济损失980万元。我县经侦各项工作指标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
1、围绕专项工作,提高打击力度。经侦大队围绕打击整治发票违法犯罪、打击非法传销、打击银行卡犯罪的天网行动、打击假币犯罪、打击制售假冒商品的亮剑行动、破案大会战等专项工作,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侦破数起有影响的案件,查处打击一批犯罪嫌疑人。
2022年,侦破夏桂龙、李春环等人虚开增值税用于骗子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案,挽回经济损失 1150万元,抓获嫌疑人5人并全部移送起诉,其中3人被判有期徒刑;侦破蔡伟献、吴广发、虞彦江等人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捣毁假发票储藏窝点1个,收缴假发票39083份,抓获嫌疑人5人并移送起诉,其中2人被判有期徒刑。
2022年至2022年,侦破信用卡诈骗、贷款诈骗犯罪案件6起,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查处犯罪嫌疑人3人。
2022年至2022年,共捣毁传销窝点40个,遣送参与传销人员500余人回原籍,立破组织、领导传销案件5起,抓获嫌疑人5人,全部被判有期徒刑。特别是在2022年,在工商管理部门的配合下,出动警力200多人次,一举捣毁了传销窝点20 多处,狠狠打击了非法传销的嚣张气焰。
2022年8月,侦破李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2022年10月,侦破吴自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积极参与,服务县委、政府重点工作。经侦大队作为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主力军,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投入大量警力,在打击三非行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两年来,共侦破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4起,非法经营房地产案件1起,抓获嫌疑人5人,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适应,较为滞后。调研组发现,目前普遍存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出现的新形式犯罪及犯罪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的现象,对依法打击经济犯罪与优化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 ……此处隐藏45081个字……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公安机关,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做合格的公安民警。要按照“三懂四会”的要求,以紧扣实际、贴近实战、讲究实效为目标,积极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辅导、案例点评、网络教学、专题培训等形式,整体推进民警业务水平的提高。比如说,经侦部门管辖的罪名达84种之多,而现实生活中犯罪嫌疑人规避法律、逃避打击的手段又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因此必须下苦功夫,围绕这些罪案的构成要件、追诉标准,结合实践中遇到的疑点难点进行研究,切实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三是要积极培养民警网上情报搜集、网上侦查取证的习惯养成。还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多看、多写、多练,多积累、多思考、多总结,尽快提高水平。
【第15篇】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公安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作用于公安工作尤其时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的目标。现就结合本单位实际,谈几点具体看法:
一、信息化建设进程回顾
(一)发展前的状况
20xx年固始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组建初,仅有一台电脑且配置不高,接入公安网后运行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下。有警力21人,平均年龄27岁,虽趋于年轻化,但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在巡逻执勤、执法办案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个别信息化应用水平稍好的民警,实战能力不强。同时,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与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意识,信息化建设及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明显薄弱的状态。
(二)现阶段取得的成果
与建队初相比,目前固始巡特警共拥有台式电脑台18台、笔记本电脑3台,达到人均一台的标准,且配置高,网速快。三年来,无论班子成员还是一线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均逐步提升,其中能够熟练运用的11人、基本熟练的7人、基本掌握的3人,均具备独立网上执法办案、独立操作公安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警力,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来,巡特警部门通过信息化应用,共破获各类案件1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人,网上逃犯1人,实现了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经验做法
1、加大硬件投入。为缓解因电脑不足及配置不高而给工作带来的不便,07、08年度巡特警先后购置高配置电脑3台,09年度又一次性投入资金五万余元购置电脑18台,并及时安装入网。这些联网电脑的加入,使大队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即定目标,为提升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2、强化应用学习。一是强化培训,以教带学。大队把提高民警的信息化素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使全队民警充分认识到信息练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自觉参加县局举办的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大队积极搭建学习的平台,专门邀请局技术人员张巍、殷全磊等来队授课,现场指导,以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对接受能力弱、基础技能差的民警进行帮助,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入门”。二是结对帮扶,以“熟”带“生”。将本单位计算机运用“熟手”谢宜斌、梅雪涛等人确定为信息化建设“小教官”,通过定人、定责、定措施的方式,让“熟手”与“新手”结对帮扶,互帮互学,并实行捆绑考核,充分调动了民警互助互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熟手乐教、生手乐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巡特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整体提高。
3、实行信息导巡。信息是巡逻防控工作的生命线,一切巡逻工作的方式和措施都必须围绕可能地获取社会面违法犯罪相关信息而展开。一方面,牢固树立以信息为先导的巡逻工作新理念,大力推行由人到案、由物到案等以信息为起点的主动进攻型作战方式,积极实践网上查证、网上排摸等新战法,实现由以经验为主的巡逻防控模式向以信息为主的主动防控模式转型。另一方面,将信息战贯穿于巡逻防控工作的始终,进一步摸索、总结,丰富、激活信息主导巡逻警务活动的战术、战法,提高全体民警综合应用精确检索、模糊查询等网上作战的能力。
二、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民警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资源浪费,影响了信息化效能的发挥和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2、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基层单位在硬件上投入很大,信息化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单位信息化建设专业民警非常短缺,势必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放慢公安业务信息化的进程。
3、信息工作平台不完善。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基础信息工作平台一部分仍未建立,或者虽已建立但还不完善,无法应用于各项公安业务和治安管理工作。
(二)公安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应用能力低。有的民警只能进行简单的浏览和查询,不会打字。有的民警打字不熟练,录入信息慢。有的民警不知道公安信息库有多少可以用,不知道口令、密码是什么,工作效率低。
2、信息利用率低。目前民警使用电脑打字、在网上浏览信息的多,进行网上办案、网上研判的人少。一线民警真正运用信息侦查破案的还不多,信息化在警务实战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3、信息应用层次低。信息化应用处于传递文件、查看信息、简单比对的低层次阶段,缺乏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信息的预测预警和服务 决策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和利用。
4、信息保密及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民警在运用公安信息平台时,缺乏保密意识和计算机安全维护意识,往往导致泄密和电脑系统感染病毒。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
(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
(二)要构建基础工作信息平台,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强化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实战功能,切实把信息转化为战斗力。
(三)要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取决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高低。一方面针对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更新快的特点,建立长效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培训,使广大民警掌握信息比对、网上作战、信息研判等信息化应用的本领和技能,解决当前民警在运用网络和信息时的盲目性和单一性,把对信息的需求主动转化为做好工作的驱动力。
(四)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特别是注意上网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移动介质的使用、保密防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安基层信息化建设朝着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稳步推进,使新时期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应用到整体效能的发挥。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公安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