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代办点运行的调查与思考
一、选题考虑
近几年,村干部在提高服务村民、做好村民工作和维护村民利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日益深化,村干部服务村民、做好村民工作和维护村民利益的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上级要求我市把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作为服务群众的新载体,已建成市政务服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层级相连、上下联动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的建立不仅方便了群众办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服务效能,而且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二、我镇村级代办点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共设立村级代办点19个,现有代办人员38名,代办事项涵盖了涉及民政、劳保、农医、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8类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代办队伍不强。代办人员年龄较大、文化偏低、导致部分代办人员业务不精,存在习惯跑腿办事,忽略办件台账、档案材料、工作记录等现象,在事务繁杂且疑难杂症多、工作量相对较大时,降低办理时速,从而影响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二)监管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针对代办人员的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检查不到位,无法对村级代办点实施电子监察,对村级代办点的督查力度不大,仅仅停留在查台账上面。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村代办室+组代办员”,明确代办内容。
各村在村部一楼设立村级代办室,由村干部担任代办员,代办员履行各站、所可下放代办事项的服务管理职责,既代表镇各站、所履行相关管理责任,又代表群众在服务管理中心办理服务事宜,实行“双代办”服务。随时为群众提供办事服务。以宣传栏、广播村村通等形式,将“民事代办”内容、服务流程、代办员职责、代办员照片、姓名及电话号码和服务监督电话宣传到每家每户,让群众知道哪些事情可以找谁办理,办理不满意可以向谁反映,出了问题可到哪里投诉。群众有事既可到代办点办理,又可在干部入户时直接办理。与此同时,镇便民服务中心指导各村制作民事服务卡,将镇便民服务中心各个窗口办事人员姓名及电话号码、中心监督电话发放到农户家中,群众有事可以在家里电话预约办理和咨询,让一张小卡发挥大作用,拉近干群距离。
(二)“定点代办+上门代办”,两种方式保证代办不耽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代办方式,
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办事。一是定点代办。各代办点由村干部轮流坐班,实行AB岗值守,逢赶集日加派人员值班,定点受理村民事务。二是上门代办。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要办事时,只需电话联系代办员,由代办员上门受理事务,确保困难群众也能享受代办便利。
(三)“限时承诺+跟踪管理+实名投诉”,三项制度保证“高质量”。
实行限时办结承诺制度。代办员承办事项的时,要向委托代办的群众作出限时办结承诺,并规定,在镇级能够办理的事项,一天内必须办结回复;要到市级办理的事项,一周 内必须办结回复。实行“代办事项”跟踪管理制度。由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制作《代办事项服务登记表》,如实登记承办人姓名、代办人姓名及联系方式、代办事项内容、办理时限和办结情况,办结时由委托人签字确认后存档保存,镇督查办和便民服务中心每月检查“代办事项服务登记表”,将代办不到位和超过办理期限的登记在案,并在年底考核时例入负面清单。同时,实行“实名投诉”制度。逾期未办结或对代办员服务不满意的,村民可向镇便民服务中心投诉,一经查实,按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限期整改,确保村民委托的事项第一时间答复、第一时间办结、第一时间反馈,把村民事务代办服务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四)“民主评议+量化考核”,两项措施保证“能坚持”。
根据按月登记的《代办事项服务登记表》,年底对代办事务的数量、质量、进行统计排名,并张榜公布。建立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年底,邀请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对代办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和效果进行集中评议。建立量化考核制度,出台了代办员量化考核办法,设置代办事务件数、代办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等3个方面量化考核指标,对代办员进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与代办员评先评优、津贴补助发放挂钩。对符合条件不受理、办理不及时、态度生硬粗暴、摊派索要钱物等行为,以及因工作失职造成群众损失的,给予严厉教育批评或组织处分;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反映好的进行表彰奖励。
(五)“窗口补贴+按件记酬”,着力激发代办员的工作活力。
适当给予各村代办员窗口补帖,并根据每月代办事项多少,按件记酬,保障代办人员待遇,激发代办员的工作活力,实现村民事务代办服务长效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