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多篇)

时间:2025-02-08 08:53:42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多篇)

【导读】《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大海中永生 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在大海中永生》这是一篇饱贮情谊的通讯,这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歌颂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课文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分别叙写了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骨灰撒向大海、向大海告别的整个过程,进而表达了人民祝愿这位一代伟人永生的怀念之情。全文七个自然段,可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叙写飞机载着邓小平的骨灰飞向大海。

课文先交代具体时间、地点和专机起飞的情形;接着揭示机舱里安放的是什么;随后点明这是一位历史伟人完成他人生的最后篇章。这一段定下了悲痛基调。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叙写飞机所载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先写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大海;继写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和广远影响;末点人民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第三段(第五至七自然段):叙写向大海告别。专机告别大海,突出了邓小平的话语,表明人民的怀念之意;深情祝愿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获得永生。这一段是全文结束,既点明题意,又抒发感情。

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整个过程都与大海紧密相依,这才与伟人的思想、业绩相称相配,这才能让人民借助大海表达对一代历史伟人的感激、怀念、祝愿之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重点词句,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具准备:

电视录像设备,投影片,资料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主要生词。

2、初步感知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录象、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2、指名学生介绍

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师分发给小组资料]

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

2、板书课题:23、在大海中永生

3、解题: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3]班级交流汇报

(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

2、课后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以解决遗留的问题。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篇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0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五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悟情,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从读中感悟内容,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 具]

邓小平图片、课文录音,词卡,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课文写的是谁?(小平爷爷)出示图片

3、指名上黑板写邓小平爷爷,谁能介绍一下邓小平爷爷?相机出示词:改革开放,一国两

制,一代伟人,世界名人。(师简介)

4、回忆上节课的问题: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在课题边打问号)

过渡:今天,我们这堂课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你知道了什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2、圈点低低地'缓缓地细细品读,你体会到什么?

3、相机出示邓小平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指名读,齐读。

师: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怎能忍心离开祖国和人民,祖国和人民又怎能舍得他们的儿子

离去。

4、指名朗读第一句,读出悲痛的心情。(指名读)

5、你还知道什么?

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什么?(不知道没关系,再往下学我们就会明白的)。

6、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⑴轻声读2-4,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想想读懂了什么?

⑵怎样读好这些话。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投影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

去……

①你读懂了什么?什么是呜咽?痛悼?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悲伤不已)

②怎样读出这种心情?(指名读,愿意读的站起读)

3、出示第三自然段

①你读懂了什么?(骨灰的去向)

②四个也许分句,位置能不能调换?(不能,地域越来越大说明小平爷爷的影响深远)

③怎样读好四个分句?(语气渐强,最后渐慢)

④指名读,分组读。

4、出示句子 ……此处隐藏12570个字……爷,您没走!

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他:小平爷爷,您没走!

5、(过渡:如同一朵浪花,他从故乡的山溪流入嘉陵江,长江,然后穿云雾过三峡,奔腾而下,经过九曲十八折,最终汇入浩翰的大海。)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回归课题,首尾照应

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在大海中永生,让我们再齐声呼唤他——邓—小—平!(音乐《春天的故事》随之响起)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案例 篇十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4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大海中永生)本文

转载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以歌引路,创设氛围。

1、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是歌唱哪位伟人?(邓小平)为什么要歌唱他呢?

2、你还知道伟人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师叙述:是啊!就是他提出了中国要改革开放,才使我们摆脱了贫穷,走向了富裕生活的道路

,正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才使香港、澳门的问题得以解决。然而,就是这么一

位伟人,还没等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天,1997年2月19日却离我们而去。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大海中永生》。

二、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板书:飞机飞向大海、骨灰撒入大海、在

大海中永生)

师导语: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我们敬爱的邓爷爷吧!(播放录象)

三、抓疑扣情,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录象配解说):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

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大海。

1、同学们,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

师导语:同学们,我们衷心爱戴的邓爷爷他临终留下了遗愿。

2、请大家再次默读第一小节,想想哪些词语、句子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啊!

3、交流

(1)出示句子与词语:抓住“缓缓地低低地”品读。

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舍不得伟人的离去,伟人也舍不得离开他热爱的人民与

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大地)

(2)“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

篇章。”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重点理解“崭新历史”和“最后一个篇章”)

4、指导朗读

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节吧!

(二)学习第二段: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大海中永生)本文

转载

过度语:飞机已经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我们敬爱的邓爷爷将离我们而去

了,将去完成邓爷爷的最后一个篇章。

1、教师深情朗读2——4小节。

2、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悲痛)

3、请大家看课文,文中哪儿正是写出了与你们一样的心情?(学生看书用笔划出来,教师巡视)

(1)出示: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a、能告诉我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这浪滔翻滚的大海好象在低声哭泣着,在涛声中,你听到大海好象在说些什么?

4、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我们体会到的感情。

师:是呀,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亲人缓缓地将骨灰和花瓣撒入大海(看录象)

5、浪花会把骨灰送往哪里呢?请同学们读第三小节,并划出表示地方的词语。

6、出示句子、交流划出的词语。(就这些地方吗?——理解省略号)

(1)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浪花把邓爷爷的骨灰送往这么多地方呢?

课件(一组图片):师描述:万里海疆,那里有许多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瞧,这就是改革开放后

崛起的深圳,但是邓爷爷却看不到了;这是改革后的老城市上海,夜晚,灯火辉煌。这是属于中国国

土的香港,邓爷爷却没有等到它回归的哪一天……作者希望浪花把骨灰送往这么多地方,就是有什么

心愿?(让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让他看看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大地)

(2)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里的四个“也许”(加组读)

师:同学们这里的四个“也许”随着地域的渐增、渐远,就是说:邓小平的影响(引读)……现

在理解这句话吗?

(3)的确是呀,邓爷爷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伟大的,看这是他在:(联合国讲坛上的演讲;与英国

首相会谈)。教师简单介绍。

7、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请各自练读这一段;

8、能背诵的站起来背诵第三小节。

(三)学习第三段:

1、过渡学习:“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时近中午,完成了邓爷爷遗愿的专机盘旋着向大海

告别。在那隆隆的飞机声中,在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2、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师:是呀,邓爷爷把自己看作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博大;邓小平爷爷爱

自己的祖国,就像儿子爱自己母亲一样深情。邓爷爷的这句话,读着震撼人心。

a、谁能试着读一读?

b、能给老师一次机会吗?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

c、学生再练读,指名朗读。评议。

5、邓小平爷爷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同样,人民也深深地爱戴邓小平爷爷。

(1)、引读:与大海同在,……

(2)、与大海同在,与人民同在的是什么?(精神)

(3)、师小结:浪花奔腾不息,海水永不枯竭,我们敬爱的邓爷爷的光辉形象,他的丰功伟绩,

永不磨灭,永垂不朽。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朗读第7小节。

三、总结朗读,升华体验。

1、邓爷爷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丰功伟绩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让我们再次朗读第7

小节,把你们对邓小平爷爷深深怀念之情,衷心爱戴之意融进你们的朗读声中。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心理话要说?

3、那就让我们在课外做到:找一个邓爷爷的故事,唱一首歌颂邓爷爷的歌、背一首怀念邓爷爷的

诗。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大海中永生)本文

转载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多篇)范文。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