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行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追求教育本真 培养现代真人
--**县下两镇小学行为文化建设推进纪实
下两镇小学确立了"明德"文化主题和"明德至善,读书致远"的校训。提炼出"求本真,育真人"的办学理念。以"造真境、培真情、践真行、育真人"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策略,从外到内渐进落实"求真"理念,从而影响、指导师生的言行。现就学校行为文化推进策略之"造真境、践真行"交流如下。
一、造真境,让师生"行"有所去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突出"景真、童真"两大特点,打造"三园"--生活乐园、实践乐园、成长乐园。让师生在其间"因境生情、自主取向,情志相容、主动生长"。
1、传承自然,顺势雕琢生活乐园
我校依托校园里一处怪石嶙峋的、上面长满了翠柏和藤蔓等各种植物的小山,我们以雕塑家的视角进行了最简单最有意义的雕琢。保留自然积淀、顺势雕琢成了师生励志求真的生活乐园。
一是传承自然。拆建前这儿本是一户农村住户,为此我们特意保留了农耕文化的一点历史-石磨、石碾、**,我们称之为"积淀",一是作历史之对比,明白发展之日新月异;二是历史与现实之对比,让学生时刻记住我们身处农村,明晰我们与城市的差距,从而警醒奋起,立志有为。
二是顺势雕琢,励志前行。学生对园中的一草一木进行童话般地想象,演绎出了许多励志故事。例如这棵苍翠的幼柏,名青青。扎根破岩之中,却长得相当茁壮,她用她顽强生长的故事告诉我们:扎根现实,不怕艰辛,努力开拓。英雄不问出处,她顽强拼搏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
还有雄鹰石鹰鹰,你看他沉着冷静,正在蓄积力量,厚积薄发,以待他日展翅高飞。不就是现在学习的我们?这是大象石,名强强。神形兼备的他用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行为时刻感染着我们;还有目标坚定、持之以恒、走向世界的乌龟石恒恒;还有相依相偎的海豚石豚豚,他们团结友爱,携手前行。
这些故事随着中队每学期两次一小时的游园活动而不断更新、变化,但其目的都是让童话故事激励学生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在下两小学这个大追梦园中,蓄势待发,展翅腾飞。
三是顺势打造,自然天成。儿童骑黄牛读书的耕读园,传承我们数千年的读书文化,并与我们现实的情景相符,旨在激励我们不忘根本,读书致远。依山建成的读书亭--"追梦亭"。是师生们休闲的好去处。有师生养目散步的"梦想湖",池中红金鱼自由悠闲的游弋,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还有我们的练字展示台,课余,师生们都喜欢在上面一展身手,更是将我们的人生理想蕴藏笔尖、一笔一划书写开来。
这些顺势打造的景点,都营造了一份浓浓的书香氛围,或是在耕读园、读书亭读书、或是在畅想湖练乐器、游戏,或是在练字展示台挥毫,让学生们自然而然的融入其间,乐此不彼、教化于无形。
2、因地制宜,打造师生科技实践乐园
学校前208级台阶两旁是近10亩的两块杂草丛生的小荒坡,通过简单的改造整理,把它建成了学校的"实践园",给热爱小种植、小养殖的孩子提供了用武之地。大石梯的两边师生栽满了小树,并由对应班级、学生进行管理,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我与小树共成长"的快乐。大操场边侧规划为蔬菜种植园,每班分得一块土地种植时令蔬菜,让学生了解蔬菜的种植、生长等一些基本知识,培养基本劳动技能,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以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同时将种植出来的蔬菜进行食用,体验劳动果实的快乐。
综合楼后面规划为果园,将栽种各类常见果树,让校园有花的颜色、果的香味。校园的每一处都呈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小果和学生共同成长,充满生机。或许因花的颜色、果子的形状、果子的掉落……让学生产生奇思妙想,新的发明又产生了。
3、张扬个性,巧妙构建孩子成**园
我们每一个班级都围绕学校文化对教室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我们每年定期进行教室文化的评比,将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进一步内化;同时,我们把学校变成学生自主成长的乐园(体育设施、校园整体布局)。我们争取经费,本学期硬化了运动场,建成了塑胶跑道以及标准化的羽毛球场等,力争让每一学生能在校园内的某一处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的生长点。
在"三园里",我们欣喜的看到这样的一幕: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孩子们总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成长的领地:课堂上的专注学习,阅览室的安静读书、小树林的游戏、笛声,畅想湖、读书亭倾情诵读,运动场上的奔跑、竞技,书法台上的自由挥毫……我们知道这些源自学校和学生本真的"真境"打造,营造出一个个能"释放正能量的"场",激活了学生自由生长的品性,无声的影响着师生们的行为。
二、践真行,让师生"行"有所得
学校把"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作为师生践行"求真"的核心内容并进行严格要求和严格训导,具体要求是"四心一勤奋",即:要求每个师生都要树立做好每一件事的雄心、决心、信心、恒心和养成勤奋做事的态度。使每个师生把"认真"变成自己的做事态度和习惯。
(一)真课堂。我们的课堂采取学科组进行诊断式分析和定位,力争形成以学定教、因师定法的充满人文特色和个性特色的"真课堂"。我们以学生真正学习掌握能运用到位为标准,确定教学内容、锁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师特点确定教法,形成教师自己特色的个性课堂。例如四年级李永涛老师的"垂线的意义和垂线的画法"的讨论和最后定位;例如课堂活动化的推进。意在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自立的过程中成长,实现真正生成式的课堂。
(二)真教研。注重学科引领;注重认真探讨,对事不对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做到以研促学。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1、抓好常规小教研。每周一次小教研,即利用每周专门的教研时间进行小专题的研讨。或是下周要上的小课题,或是平常大家关注的错例纠错,或是大家关注的教学方法讨论……由教研组长提前收集、反馈、运筹、组织、反馈,以期每位教师的教研水平得以深入提升。
2、做好示范大教研。每月一次大教研(分享、展示会)。目前我们主要开展的模式是:(1)年级组提前打磨--现场上课--团队讨论--课案重构--二次上课、评析(老师们对每月一次大教研的期盼和期待学习)。(2)问题收集、热点聚焦--专题讲座--实践、反思。
3、组建学科沙龙,成立学科组的核心成员。例如数学学科组的核心成员:何军、许伟、谢巧琴、明丹、赵志飞、李永涛、鲜丽等;语文组的核心成员:邵俊、袁晓娟、林俊竹、刘玉英、许明伦、周辉泽、杨林等,通过每半月一次沙龙,大家就针对性课堂反思、专题研讨、优质课大打磨、茶话教育,由小圈影响大圈,带动每类学科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解读。同时,为这些研讨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支撑。(每次算作加班30元/次)
取得较好的成绩:仅2014年春期至今,学校教 ……此处隐藏8390个字……法制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德育课程,在此基础上,注重了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的德育渗透,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德育主题班会、专题报告、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征文、演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爱国意识、科学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6、广泛组织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活动,并持久地开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五、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学校校训上墙,校歌唱出来,大处着眼,细处着手,让师生言谈举止传递学校的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兼顾了共性与个性,尤其加强教室文化建设,设置了展示学生作品或教育成果的有特色的园地或专栏,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各班教师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风格的教室文化,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活动,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育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久入芝兰之室闻其香。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成年累月,持之以恒,形成一种氛围,形成特殊的文化“香味”,使学生自然而然感觉到、感受到、认同、内化,将我们民族的道德准则、价值取向、文化成果,变成自己的精神血肉,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到了这个时候,文化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论你走遍天涯海角,不论你处在多么恶劣的环境里,文化都会成为你内心的擎天大柱。学校也会因为文化的融入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人文起来。
第五篇:班竹乡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班竹乡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有幸能有此机会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仁在和溪中心小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谈不上经验,只是我校取得一些成果及做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涵,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学习环境,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为此,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我校近几年来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简要交流。
一、基本情况
班竹乡中心小学前身坐落在距现在学校所在地3公里的高堡村,1998年迁至班竹街上,学校校园占地面积6003.5平方米,校舍面积1480平方米,绿化面积226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整洁、美观、舒适,真可谓小巧玲珑,是县级绿色学校,2014年开始,学校实施了打造“优美校园”,“优美教室”工程,使校园更加优美。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相得益彰。学校现有专人教师37人,取得本科学历的有9人,县级骨干教师4人,是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和谐的教师队伍。全校现有12各教学班,学生454人。
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及措施
1、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是学校的形象工程,它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走进我校,给人清爽,洁净、舒适的感觉,在校园内见不到一点果皮纸屑,我们的做法是:(1)、每天实行“两扫”。(2)、每班每天都有卫生值日巡逻人员,课间进行随时巡查。(3)、学校利用集会、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教育。(4)、校园内合理设置垃圾桶。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师生形成了“视校为大家,视班为小家”的爱校护校思想,形成了“到校先洁校,在校必护校”的良好习惯。
2、校训
校训是对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办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是一所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秉承 “爱国 勤学 文明 守纪”的校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敢为人先,务本求实,实现了学校教育的健康跨越式发展。并将校训悬挂在校园内最醒目的教学楼前。
3、绿化、美化、亮化
在绿化工作上,我们坚持四季有花、四季有绿、夏有荫、秋有果的绿化原则,在操场上建有两个大的草坪,里面绿树成荫,花草树木各有形状,学生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享受着环境的幽雅,心情舒畅,师生们步入校园犹如置身于美丽的大花园,真感赏心悦目,教学楼前有四个斜花坛和四个长方形的花坛,里面有各种花草树木,长势很好,宿舍前有四棵像四把
打雨伞的万年青。教学楼与食堂之间有一个水池,水池中央有形态各异的石钟乳。教学楼后有各种形状花坛,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4、围墙文化
在宿舍前有四块橱窗,里面有教师监督岗、安全宣传栏、飘扬的红领巾及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图片,橱窗中间还有一块文化墙,上面有贵州教师誓词、地图、教育方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围墙文化就更丰富了,有各种书画作品、黑板报、五讲四美标语。走廊文化墙上有名人警句,时刻陶冶着教师和孩子们,上下楼道有各种提示标语及宣传橱窗。
5、优美教室打造
在打造优美教室方面,力求做到整体布置规范、美观、和谐、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彰显了温馨教室建设理念,为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我校从2014年开始实施优美教室打造以来,受到各级领导及兄弟学校的好评,很多学校到校参观,在教室的前面悬挂了国旗和班训牌,后面是学习园地,两边墙上悬挂了古诗词,门口墙上是信息驿站,墙角有图书角和学生桶装水饮用处。讲台上有讲桌,讲台的两边放有两盆花草,最为特色的是学生课桌上钉有规范的桌布,课桌上有学生台签,台签上有学生个人信息及座右铭。这样的布置,潜移默化的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感觉赏心悦目,心情舒(更多请你搜索www.)畅。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它丰富活跃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
(1)、搞好每年的庆六.一文艺汇演和每年的阳光体育冬季运动会,让学生展现风采,陶冶情操。
(2)、坚持主旋律,多年来,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开学典礼、学生表彰会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3)、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手抄报、读书征文、比赛、法制、安全、交通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4)、扎实开展每周的升降旗活动和每天的“两操”及大课间活动。
(5)、每年开展一次教师乒乓球比赛和间周一次教职工篮球友谊赛,丰富教师文化生活,提高教师工作激情。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时刻拥有“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做得更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