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新闻论文精品多篇

时间:2025-02-02 08:53:43
新闻论文精品多篇

[引言]新闻论文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新闻论文范文字 篇一

毕业论文题目:探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及趋势

快速发展的社会使得人们时常处于转型期的十字路口,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人们茫然。人们的工作如此,生活情感也是如此。情感类谈话电视节目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人们对情感的诉求,是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需求决定存在。从国内第一档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出现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情感谈话类电视节目不断涌现,有不少人称之为“遍地开花”。然而这中间,一些节目起起落落、销声匿迹,又有一些节目脱胎换骨、推陈出新。本文试图从情感类谈话电视节目的跌宕起伏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当今的走向。

一、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开办兴起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

自1936年第一个电视节目正式播出以来,七十多年的时间,电视逐渐形成产业并迅速发展。今天,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中坚力量,成为人类生活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栏目,开创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以中央电视台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代表,一时间如雨后春笋,电视谈话类节目被各地市电视台纷纷效仿。继《实话实说》之后的几年,各地方卫视频道、地方台也纷纷办起了自己的谈话栏目。7月17日湖南经视的《真情对对碰》的开播被媒体视为国内第一档电视情感倾谈节目。《真情对对碰》其中的《真情大复活》板块:展现了恋人、家庭、朋友间的情感故事。节目以现场进行时方式表达人物故事和情感,故事真挚、情感动人、现场感强。,湖南卫视开办的《真情》的前身就是经视的《真情对对碰》。《真情》以其新颖的视角、清新的形式和浓郁的人文关怀创下当年收视率新高,并且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放。《真情》的成功“使得该类节目成为其他电视台竞相模仿的对象。此后,风格各异、类型不同的情感类节目纷纷亮相,引发了一股情感热潮”。

二、情感谈话类节目的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

一时间,打开电视机,几乎每个频道都有一档或几档这样的节目。有媒体文章称:在情感类访谈节目达到井喷时,全国同类节目多达上百个。从萌芽到日渐成熟兴盛遍布荧屏,各式各样的情感谈话类节目,聚拢了相当一批粉丝,引起受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几乎每档情感类谈话节目都是当地电视台的收视大户。如央视每晚深夜播出的《心理访谈》在CCTV12已经成为收视率仅次于电视剧的栏目;上海生活时尚频道的《心灵花园》开播之后收视率曾高达,稳居每晚9点档上海电视频道收视率的第一,称雄同时段收视率;陕西台的《家庭问题》开播后相当长时期收视率处于频道的前列等等……情感类谈话节目进入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

三、情感类谈话节目的低潮瓶颈阶段:20至

情感类谈话节目以其平民化的视角、大众化的参与、真情的流露与沟通引起了许多受众的情感共鸣,数领了荧屏若干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谈话节目的增多,栏目要么因题材枯竭而不得不停播,要么其千篇 一律的主持人+观众+嘉宾的同类模式使得受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为了吸引受众,满足一些受众的猎奇心理 ,一些栏目热衷于谈论婚外情、不伦恋、畸形恋等离奇故事,栏目在内容、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真实性受到受众的质疑,被指为编造故事,以“真实”之名行“表演”之实。尽管许多媒体都矢口否认栏目造假,但受众的质疑声还是一片。另外就是节目的低俗化问题。节目以悲情、苦情、畸情、奇情型为主,将这些人类非常态的的情感一味的宣泄,而本该唱主流的美好的情感却成为了点缀,情感类谈话节目甚至被指为很俗很暴力。在情感类节目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下,针对情感类谈话节目深度与真诚的缺失及导向上的把控, 年年底,继对涉案剧、选秀节目、涉性节目、观众参与整容类栏目发出“禁令”后,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台再次下发了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而这次“整改令”也是继20“叫停”某卫视一档后情感类节目后,对低俗情感类节目的又一次严打。严打之下,出于多种考虑,一些情感类谈话节目逐渐消失。与节目井喷时多达上百个节目相比,9年后的这个阶段,能被受众叫得出名字,愿意每天晚上定时定点收看的节目几乎不超过10个了。情感类谈话节www.目处于低潮、陷入瓶颈,大有收兵之势。

四、情感类谈话节目的突破及再度崛起阶段:20至今

一方面是一些情感类谈话节目因为各种原因的衰退大范围退出,一方面又是一些栏目的突破异军突起及强档推出。

曾经是引领了国内“触摸华人情感世界”的首档情感故事类谈话电视栏目――湖南卫视《真情》,2008年停播后于年再次真情回归。2009年11月30日《真情》升级版――《8090》重回黄金档,与受众们见面。升级版《真情》―《8090》选择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定位在中国第一档关注80、90后青少年的情感问题,重点关注80、90后新一代年轻人的情感生活故事。

2009年,贵州卫视《人生》的登场则让受众再次感受到了几年前久违的情感。伴随着选材和节目设置的进一步升华,贵州卫视这档情感类谈话节目获得了来自全国的关注,荧屏上再度亮起了一盏“情感”的明灯。

201月,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幸福魔方》也是名动一时。

新闻学论文范文字 篇二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 ……此处隐藏5537个字……异议,现在的90后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面对这样的教师,他们往往反感,也不会因为老师的“权威”而产生崇敬感。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抱着互相学习、平等互敬的态度面对学生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处理好教学中指导与教导的关系

在新闻理论教学中,处理好指导与教导的关系至关重要。真正把握好总体指导,具体教导的原则。大学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兴趣的学习。课上教师将学生领进门,学生课下的学习也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没有引导的责任。学生课下的学习往往以课本为主,由于理解能力和知识系统程度等方面原因,很多学生对于教材的编排思路,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等不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理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梳理教材,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刘明华、张征著的《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写作教程》为例,其上编新闻部分为总论,介绍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要求、角度、跳笔、语言等带有普 [本文由WWw。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遍性的内容;中编和下编则分别系统地介绍了消息和通讯的写作。此外,教材对网络新闻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在具体理论部分,以人物通讯为例,教材主要介绍了人物通讯的定义、我国人物通讯发展轨迹、人物通讯报道对象以及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写作要求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这样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就使学生清楚了教材的编排思路和重点难点,甚至能够复述出教材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破除了教材理解上的难度,学生便有了学习兴趣。

3、处理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

“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教”、“学”本就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自己,不顾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接受,只为追求教学进度,单纯地认为教师职责只是“教”,学生职责只是“学”,为教而教,是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真正好的教学是“教”与“学”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多抛出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创新,敢于突破窠臼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抛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动手去做,比如以新闻写作教学中的导语的写作为例,给出以下材料让学生进行导语写作的练习。

“一个上海青年,他是位个体户,他名叫程铿,今年5月10日,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这位青年为总工程师,这位青年一无学历、二无职称。”③

一般说来,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很多种组合形式。如:

(1)以时间开头:今年5月10日,一位上海个体户青年程铿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尽管他一无学历、二无职称。

(2)以人物开头: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虽然一无学历、二无文凭,今年5月10日却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

(3)以人物的定语开头:一位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今年5月10日却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

(4)以用人单位开头:北京一家研究所今年5月10日聘请一位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为

--------- 总工程师。

针对以上导语,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发表意见,究竟哪种导语更具有可读性和新闻性,教师加以总结,不一定要有最终结论,这样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掌握几种导语的写法。

三、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建立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机制

1、让学生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去体会理论

新闻写作是一门理论丰富的课程,但它也是一门需要将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的课程,而新闻写作的实践无非就是撰写新闻作品。要提高新闻写作能力,除了鼓励学生到媒体实习,切身感受媒体氛围和日常运作,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学生的日常学习。以人物通讯写作为例,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基于人物通讯的这些特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故事性和可报道性的某一人物。很显然,仅凭学生自己的能力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采访一些有故事的人物,例如当地养老院的老人或退休的老兵,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或者教师利用自己的人脉邀请有丰富人生经历的人为学生做演讲,并实时提问,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采访氛围,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一举两得。

再比如,学生如果要采访一个在养老院工作的人员,可以去养老院做一周的义工,体验工作人员的辛劳与酸甜苦辣,那么学生在采访和写作的时候就会有方向感,也就能集中地把握主题。

2、让学生在经典新闻作品阅读和点评中去感知理论

阅读经典新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阅读各种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各种类型的新闻作品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自然能够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与专业写作知识,从模仿中开始,在创新中升华。这样学生在将来的新闻工作中才会“下笔如有神”。曾经有一个已经参加工作五年的学生说,他读作品的时候无论文学的还是新闻的还是其他书籍,他都要做笔记,记经典的词汇,经典的手法,还写读后感。后来他在写新闻的时候经常能够信手拈来,就得益于他平时的积累。有总结的阅读,有意识的阅读会构筑一个人博大的精神世界。

3、让学生在新闻作品的考核中去升华理论

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成果的最终标准还是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而不是教材中的理论。所以在课程的考核中,教师大可不必通过一纸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是适当增加实践在考核中的比例,例如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历次新闻作品的好坏最终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在考试前疯狂记忆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平常的写作能力培养的现象。

4、让学生在创新中培养写作能力

新闻学论文范文字 篇七

新闻学专业论文提纲(二)

新闻学论文范文字 篇八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闻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新闻论文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